冲击振动试验是光模块机械环境测试中的典型项目,这两个试验一般采用同一组样品串联进行,考核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,对产品的危害主要有:破裂、结构变形,连接松动,磨损,电子元器件性能改变。
振动
振动的原理是因为机械系统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进行能量转换,使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进行往复的运动。根据振动的周期性与否将振动分为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,光模块的可靠性验证中两种振动都会遇到。
我们平常会遇到很多振动条件的表达方式,有很多时间我们看到这些实验条件会比较茫然,这个是什么振动?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与不同的振动对应起来。
一般遇到的振动条件由下面这些:
g, s,grms ,振动位移,ASD,PSD……
正弦振动:
正弦振动的试验目的就是验证在规定频率范围内,振动对于光模块的影响,光模块参考的MIL-STD-883中的振动就是正弦振动。我们平常对这个试验的试验条件的描述:Condition A (20 g), 20 to 2000 to 20 Hz, 4 min/cy, 4 cy/axis。
实际上如果一个实验人员对于MIL-STD-883的标准没有进行研读,那么根据这个条件的进行的试验实际上是不完整的。这个试验的试验条件是: 20 to 2000 to 20 Hz, 在交越频率以下设置振动位移峰峰值为1.52mm,交越频率以上设置Condition A (20 g),每个周期的时间要≥4 min/cy,4 cy/axis。由这个条件可以看出试验并不是在20g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,而是在交越频率上下分别通过定位移和定加速度来进行试验,根据相关理论可以计算出81Hz就是这个试验的交越频率。
对于正弦振动,一般给出的条件就是:
频率范围,交越频率,振动位移,加速度,轴向,持续时间。
PS1:交越频率:试验中如果给出恒定的位移和加速度,两者平滑过渡的频率点就是交越频率了。在这一点上既满足位移要求,也满足加速度要求。低于该频率时(低频段)只满足恒定位移要求;高频段时满足恒加速度要求。
冲击
冲击本质是一个高能量,短持续时间的振动周期。在试验过程中冲击是由平台传导到产品,考核产品对于冲击的瞬时响应。实验过程中光模块通过夹具与试验台要良好连接,试验过程中不能移动位置。那么光模块内部的连接处和元器件响应冲击过程中最大能量,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失效。后文中会对夹具的设计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。
冲击试验虽然短暂,但是内部细节积极复杂,如何制定在实验室能够良好模拟实际情况的试验条件非常关键。对于冲击试验条件的描述经历了3个阶段:
初期根据受试样品的大小选用不同量级的试验设备,现在一些军工实验室内还可以看到不同的冲击台;经过研究,后续通过冲击波形,峰值加速度和脉宽来定义试验要求,这种定义采用的时冲击等效损伤原则,尽可能的模拟产品受到的最大响应,光模块现在的试验条件一般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规定的;现阶段最新的试验条件的规定方法,就是通过冲击响应谱来规定试验条件,再现产品在真实环境中所遇到的冲击,对冲击脉冲的类型都不做规定,但是需要拟合出根据真实遇到瞬态冲击波形,这种条件主要在军标中比较常见。
现阶段在民用产品我们一般还是使用第二种方法。
夹具
冲击振动的夹具根据各家公司的理解设计不同,但是一些基本的目的的原则需要遵守。
有些实验室也提供一些通用的夹具,采用金属或木质的夹条,为了防止样品外观磨损,会隔一些毛皮或较厚软的纸张。这种方法知识权宜之计,会是传导到样品上的力不够准确,或者无法良好的固定产品,这些情况是具体的试验中都出现过。
夹具的目的:
1、 完整准确的传导应力
2、 将实验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
夹具的设计:
1、 材料特性在刚度和质量两者之间妥协;
2、 夹具结构(连接点,空洞等)和材料要均匀,夹具需要振动台联合设计,添加夹具与否的振动台的重心最好在一个垂直线上,如果能重合是最理想的;
3、 夹具的自又频率最好不要在产品的试验频率范围内(主要针对振动频率),以免在该频率点形成共振,如果落在试验频率范围内时,需要在该点加入较大的阻尼(阻尼作用就是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其他能,破坏共振)。
冲击振动的先后顺序
振动与冲击试验顺序取决于试验的目的:
1) 验证突发性影响,例如跌落,先振动后冲击;。
2) 验证共振点或疲劳损伤,先冲击后振动
原则就是将验证目的相关的试验放在后面进行,前期利用另外一个试验进行预处理,该
试验顺序对于验证目的更加有效。来源:光器件可靠性
Copyright © 塑料光纤测试仪/MPO极性测试仪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4891号-5
全国服务电话:021-57733732 传真:021-57733732
公司地址:上海青浦区练东路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