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,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纪录片《河殇》,惊醒了一代人,促成了反思。“殇”这一单词给人悲伤,困惑的感觉。
“光”代表着希望,“光通信”是通信行业的基石,何来之殇?信息产业的热点一波一波地给产业打着鸡血,5G的商用时间表逐渐明朗,一个由无线通信市场引发的产业浪潮也让光通信产业热血沸腾。聊“殇”,是不是太扫兴了?
光通信产业链涉及的产品很多,本文就聊聊在光纤到户(FTTH)市场最常用的PLC光分路器产品吧。顾名思义,光分路器就是以一路(或二路)分成多路光的光无源器件产品,以1*8最为典型的应用,国内及东南亚以插片式的为主,欧美微分式居多。中国市场在过去5年中光纤到户市场高速发展,2018年开始进入平稳成熟期,欧美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期。
还记得,2017年中国联通ODN产品大集采,国内各大厂家被邀约投标后纷纷积极进京参与投标。光分路器第一中标人是深圳某通信公司,1*8插片价格低于含税价18元。业内人士纷纷议论,把原材料仔细算一遍加起来,都纳闷怎么做到这个价格的?但现实就是厂家愿卖,运营商敢买。这样集采机制的遮羞布扭曲了市场供应,看似公平合法合规的机制正扼杀着众多通信企业的创新、健康发展。作为产业链的上游,运营商对行业、市场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,理应肩负着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商业伦理责任,如何解释当下的集采之殇?
电信运营商垄断着社会资源,在网络建设过程中,对通信产品的采购拥有绝对的谈判力。集采更是价格大砍杀,集采的总部在北京,也就产生了很多掮客。厂商直接和运营商接触现在也太忌讳了,掮客们和厂商吃饭喝酒KTV,虽然厂商知道现在利润越来越薄,但还是千方百计去搭这些无底线的关系。好多厂商在北京都有驻京办,运营商的关系非一日可以建立的。网络建设需求是产业链的源头,在水源的关系网之如此复杂,可想而知,对供应链的影响是怎样的?
做广电行业市场的朋友都深有感触。广电市场的价格相对其他运营商要好点,相同PLC光分路器在其他市场卖20几元时,广电还是40元左右,其中原因:“你懂的”。关系做好后,忙着收款。常常有款子是1年以上未付的,辛辛苦苦经营的公司,利润都在应收款上。在这样的市场生态环境中,没有甲方和乙方,只有强势和弱势,上方和下方,企业亦无心做长久计,谈何企业家精神?
PLC光分路器产品主要是用于光纤到户的小区、楼内的光分配网络线路上。在产品技术要求方面,无论国标还是国际上的标准,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。运营商在决策使用厂商的产品时都应进行严格的测试,并确保厂商生产的工艺、原材料和提供的样品具有一致性。但是,扪心自问,发证的机构、厂家、运营商怎么解释10几元的1*8光分路器是如何符合技术要求、行业标准的啊?有谁真正关心接入大众家庭最后1公里的这张网络的质量?
家门口的路,修好了,再挖。挖好了,再修。这一情形,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触和无奈。通往家里的通信网络,没人会关心楼道里的光分路器质量是怎样的。运营商是否关心呢?
原材料能省则省。连接器注塑散件是肯定用回料的,就看比例是多少了。下游供应商也是被逼的。规格书里胶水是NTT的,也就给客户看看,实际用杂牌反正也没出什么事。但是,人工越来越贵,特别是磨头部分,怎么省?问行业人士,有几个不知道其实中国的监狱里放了很多厂家的生产设备,正生产着“价廉物美”的“高科技产品”---光分路器和光跳线。当然,其中一些产品正搭载着中国某些大型的通信公司大船出海,销往国际市场,赚取外汇。普通工厂的生产成本如何和监狱竞争?如此无底线的生产,让人如何憧憬中国制造2025?
“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”,“一叶知秋”,光分路器这一产品折射出了很多行业的种种乱象,人若无底线、企业若无底线、产业若无底线,必逐步深陷于困境。很多内容其实是众多在光通信行业、甚至是通信行业专业人士身边耳熟能详的事情,厂商敢怒不敢言,行业协会说了也没用,久而久之也不说了。麻木不代表能够再容忍了。
在中国,这样一个如此朝阳的行业里,希望那些认认真真工作、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人终有好的收获。我想,总有一种力量,来自于悲伤。在2019,向着阳光,和诸位同行前行。
来源:B2B行业交流
Copyright © 塑料光纤测试仪/MPO极性测试仪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4891号-5
全国服务电话:021-57733732 传真:021-57733732
公司地址:上海青浦区练东路3号